请输入关键字
“二十大”主题征文丨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持续推进珠算非遗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作者:王卫达 编辑:秘书处 时间:2023-03-1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新征程上更好地传承弘扬珠算科学文化、普及发展珠心算教育,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秘书处同《珠算与珠心算》杂志编辑部联合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扎实推进珠算非遗保护传承”征文活动。活动得到广大珠算界同仁积极响应,纷纷投稿。经评审专家组的认真评审,共有7篇文章被评选为优秀论文,刊载于《珠算与珠心算》2023年第1期,现转载到中珠协官方网站,供广大读者学习使用。


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持续推进珠算非遗事业稳步健康发展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  王卫达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科学总结,以及对今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和“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也为我们如何继续保护传承珠算非遗,发展好珠算非遗事业指明了方向,备受鼓舞,催人奋进。珠算升华为珠心算,与认知等脑科学紧密结合,赋予了崭新的特质,以前所未有的惊人算技在央视等媒体平台频频亮相,震撼人心,值得所有珠算人骄傲和自豪!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采取切实有效新举措,义不容辞肩负起保护传承珠算非遗的历史使命。

一、规范有序开展珠算非遗知识与技能科普活动

了解过去才能把握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影响力”,我们要讲好新时代中国珠算故事,广泛、客观地宣传珠算珠心算教学的价值、作用与意义。

(一)编印出版珠算非遗科普读物

收集、整理、印刷出版关于珠算人、珠算事、珠算物、珠算点、珠心算课题重大研究成果等汇集的资料画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珠算的辉煌历史。

(二)组织珠算非遗知识答题活动

通过以大众组、教练组、学生组等为组别,先分片线上答题,再将优秀者集中线下面对面竞赛,最后全国集中线下比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珠算非遗知识答题活动中来,达到科普的真正目的。

(三)参加国家非遗宣传重大活动

可在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设珠算大讲堂,现场赠送珠算画册资料,宣讲中国珠算故事,展演珠心算技能,提高全社会关注度、参与度和珠算非遗保护意识,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扩大珠算非遗新时代的影响力,彰显珠算非遗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文化自信。

(四)举办珠算珠心算线下竞赛

根据各地实际有序组织线下珠算珠心算竞赛活动,营造你追我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现场颁奖,气氛震撼,激动人心,效果是线上无法比拟的!

(五)组织珠算珠心算夏令营

各地可结合实际组织珠心算优秀选手夏令营活动,通过教练间、选手间、管理工作者间面对面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增进友谊,提升珠算珠心算教学训练水平,注入珠算珠心算队伍的新鲜血液,有助于珠算非遗事业踔厉奋发、赓续前行!

二、加速做好珠算非遗人才培养、储备与选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珠算非遗保护传承靠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珠算非遗事业就大有希望!珠算非遗人才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传授珠算珠心算技巧的教学人才;二是学习珠算珠心算技术的计算人才;三是珠算非遗研究人才;四是珠算非遗事业管理人才。人才十分宝贵,必须倍加珍惜!

(一)抓紧做好珠心算培训师培训工作

珠算珠心算教师是珠算非遗事业传承发展的根本,没有教师谈何传承,也会阻碍或制约珠算非遗事业发展。必须以珠心算培训师及传承人遴选机制为主要方式,大力组织线下的珠心算培训师培训,除现有的初级和中级认定外,要启动珠心算培训师高级和特级的培训与认定工作,加快珠心算师资队伍建设,也为传承人的遴选打好基础。

(二)启动定向珠算非遗教师培养制度

设立各级珠算非遗名师,开展拜师传徒,明确珠算代际途径与机制,增强责任感,崇尚师德,保证嫡系相传,避免失传与走样,尽最大可能符合中国珠算传承人遴选的清晰脉络,有助于中国珠算世代相传,不失根脉。

(三)打造珠算珠心算终身教育体系

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与教学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形成从少儿、中青年到老年一整套教学传承模式,让珠算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发挥效用,为普及珠算珠心算产生社会效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新时代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四)构建珠算非遗人才资源库

各地可根据实际逐级遴选优秀的珠算非遗计算人才、教学人才和研究人才建立资源库,按需统一调用,有助于全面动态掌握人才整体活动变化情况。参照全国、世界体育竞赛项目,采用排名制或荣誉榜(名家或名人堂、荣誉殿堂等)的形式,进一步扩大珠算非遗的对外宣传和影响力。

(五)培养一批懂珠算珠心算教学的管理人才

组织珠算非遗工作管理者培训,知道如何管理、怎么经营管理,如何组织活动、档案建立等,通过相互交流、借鉴,明确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使协会(机构)工作更加高效,珠算非遗事业运行更加畅通、规范,更具活力与生机。

三、进一步探索丰富多彩的珠算非遗传承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以及“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要结合教育部“双减”、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政策及各地实际等情况,进一步探索创新以“家长支持学、孩子愿意学、学校(机构)乐意教”产生孩子赋能效应为主的、多途径多形式的珠算非遗传承模式。

(一)着眼于智力开发

从脑珠像建立、瞬间记数(珠)、锻炼手指拨珠灵活度、数感能力等出发,忽略学习者计算能力要求,以学期为单位,设4~6个学期,每周至少5天,每天固定5~10分钟时间进行练习。为了获得练习有效性,需对参与者进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前测、中测与后测。

(二)着眼于计算能力培养

组织喜爱珠心算、具有计算天赋的少儿,利用课余时间,每周3~5次,每次1~1.5小时的集中训练,培养国家需要的优秀计算人才,展示中国珠算带来的神奇魅力,也有助于地区、国际间的珠算珠心算技术交流。

(三)着眼于服务数学教学

将珠算珠心算与数学融合教学,借助算盘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的抽象问题,促进学生计算和数感能力的增强,有利于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此外,还需继续探索创新培育匠心精神的中青年及健脑强体的老年珠算非遗传承模式。

四、健全完善珠算非遗鉴定考评方式与机制

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与计算机(器)的普及,使传统文化珠算失去了对人们的诱惑力,要扭转“珠算过时论”这一局面,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要求,指导中国珠算的鉴定考评实践活动。

(一)创新珠算非遗鉴定考评方式

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除现有纯粹的计算能力鉴定外,必须增加针对教学途径、传承模式设置反映与证明珠算珠心算学习与练习带来的综合效应鉴定内容与形式,制定可操作性的综合素质鉴定标准与方案,使珠算非遗鉴定考评方式更加合理、科学,更可行,更具说服力与影响力!

(二)健全珠算非遗鉴定考评机制

技能与综合素质鉴定考评结果是衡量珠算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指标之一。必须健康有序开展鉴定工作,树立鉴定考评规矩,坚持“教考分离”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鉴定机制,积极做好各方协调,有效发挥各地鉴定员作用,便利各地参加鉴定,实行鉴定考评机制最大化。

(三)培育珠算非遗鉴定考评队伍

鉴定考评队伍是贯彻落实珠算非遗要求、检验珠算非遗成果的关键之一,要组织现有鉴定员的继续培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好鉴定员职责。同时要加强鉴定员管理与考核,规范鉴定队伍,维护珠算非遗行业权威,为珠算非遗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乘风破浪正当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要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齐心协力干好珠算人的事,守正创新,为保护传承与发展珠算非遗事业作出更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文转载自《珠算与珠心算》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