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杏花疏影,杨柳新晴。4月24日至25日,由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小学数学珠心算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在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河校区成功举行。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顾娟主任、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科教部主任张建,南通市各县(市)、区教研员,27所珠心算实验学校负责人和100多名珠心算骨干教师代表观摩了现场比赛。本次比赛共6个课题,20位老师参加。
一、优课盛宴,谱写华章
(一)100以内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1)
“100以内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1)”是江苏版《珠心算》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不进位加、不退位减的基础上安排的学习内容。通过 23+6、 23+60 的算理理解与对比拨珠学习,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区别,从而迁移到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区别,有效突破“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 ”。
(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复习”是《珠心算》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从实拨到空拨、看拨、想拨,珠、图动静结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掌握方法,为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打好基础。
(三)100以内的进位加(1)
“100以内的进位加(1)”是《珠心算》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进位加的基础上安排的学习内容。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珠算方法的过程,借助直观理解珠算算理,掌握相应的实拨方法,能熟练地实拨、空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
(四)万以内的不退位减心算
“万以内的不退位减心算”是《珠心算》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的不退位减、退位减,理解了万以内减法的算理,并掌握了拨珠方法之后,进行减法心算学习的第一课时。学生经历从实拨、空拨、看拨到想拨的过程,在脑中循序渐进地形成清晰的动态珠象图,逐步掌握不退位减的心算。
(五)不进位加心算
“不进位加心算”是《珠心算》第四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加的实拨、空拨基础上安排的学习内容。根据“珠算在前、心算在后”的原则,遵循“实拨是基础、空拨是关键、看拨是过渡、想拨是最终目标”的宗旨,教材安排641+253的例题,让学生先体验不进位加(直加)动珠过程,形成心算;再安排“试一试”641+234的心算,学生进一步体验十位和个位是满五加的不进位加心算。
(六)两位数乘整十数
“两位数乘整十数”是《珠心算》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内容。从已有经验出发、猜想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珠算方法,并结合口算、列竖式计算验证结果总结并应用。在合作探索中推理方法,在愉悦的氛围中练习巩固,从而形成技能。
二、思想有声,精彩回放
课堂上,孩子们整齐划一的拨珠动作,标准规范的拨珠指法,彰显了长期以来训练有素的成效、扎实的基础;孩子们会倾听、会思考、会表达……良好的素养让听课老师啧啧赞叹。
学生们在优课盛宴中激趣启智,在竞技中超越自我; 听课教师们在聆听后也直呼妙哉,醍醐灌顶而又心驰神往。
【听课笔记】
数学学习的三大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王晓琴老师执教的《100以内的进位加(1)》整节课的设计中,从“大单元”视角,通过尝试、再尝试、探究、突破、强化、梳理、勾连,以点成线,以线绘面、以面串成体,在理解算理、学会实拨空拨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引导观察思考,总结出不同的拨珠指法内化于心、外显于形,把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进阶过程呈现出来,从而在珠心算课堂有效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徐宝琴)
俞冬梅老师执教的《万以内的不退位减心算》,精心创设多拉送小鸟回妈妈身边情境,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合作探索,交流展示,从实拨、空拨过渡到看拨、想拨,从而形成心算。而且教育了孩子要乐于助人,体会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这充分体现思想教育融合要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我特别喜欢俞老师上课时自然亲和的教态,更喜欢她简洁明了的数学语言。俞老师从帮扶到放手让孩子探索推理,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算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推理意识和能力。(缪欣廷)
刘鑫鑫老师的《100以内的进位加(1)》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老师亲和力强,循循善诱,善于启发。通过去农场游玩为故事主线,将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刘老师通过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复习,进行知识的整合,从而将已有知识正向迁移到新的内容的学习,让知识的生成既符合由难到易的一般过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各种题目和题型包装成不同的活动或游戏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应用,提高了技能。(陈磊)
范红梅老师的《100以内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1)》在设计中注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力图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基本功练习阶段,从知识和思路上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铺垫,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的交流方式,主动获取新知,突破教学难点,最后通过对比23+6和23+6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并让学生明确,同时强化了对新知的理解和巩固。在这节课中,范老师以月球探索引入,激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做中玩,玩中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得到有趣的收益。(朱吉吉)
杨晓林老师执教的《100以内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设计巧妙,学生经历“寻条件、设问题、找方法、明规律、自总结”的过程,能够有效发挥其主体性。他关注课堂生成,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回头看”,从拨珠计算出现的错误入手,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反复进行巩固,夯实基础。能够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回答即时进行评价,也能发挥出评价的激励功能。“看动珠说算式”这一设计十分巧妙,着眼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发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出数学的本质。(王茜茜)
卫佳男老师执教的《万以内的不退位减心算》创设了祖国建党百年巨大变化的情境,从中国地图,到中国发射卫星,再到中国速度,中国水稻,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课中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列出算式,通过四拨:实拨、空拨、看拨、想拨引导学生达成心算。卫老师还特别注重小组合作,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缪丽花)
范诚成老师执教的《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通过情境的创设,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给算式分类的过程中,学生有思考,有合作,有交流,分类思想逐层渗入,不仅强化了拨珠方法,还学会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练习环节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实拨、空拨到解决问题,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既链接所学知识,巩固学生的计算技能,又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郁天宇)
张振杰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整节课,以“唐僧师父四人过河”的故事情节贯穿课堂,生动有趣的故事充满童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课堂效果好,教师善于追问引导,让学生结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拨珠方法,合作研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拨珠方法,再在不停的追问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断完善口诀,渗透拨珠原理,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和问题意识,也提高了孩子探索解答问题的能力。(王晶晶)
潘徐丽老师执教的《不进位加心算》组织学生多次进行空拨、看拨和想拨过程中,反复借助多媒体演示动态珠像,让学生能清晰地将具体形象的动珠过程迁移到脑中,形成抽象的动珠过程。在“试一试”教学环节,借助第一个加数641的珠像图,从看拨到想拨,结合多媒体演示辅助,多次呈现清晰的动珠过程,进一步强化学生脑中动珠运算后留下的珠映像,有助于学生心算技能的形成。(周仁凤)
三、童心绘“算”,珠韵悠扬
在通往活动现场的沿途中,孩子们生动、俏皮而又灵动的绘“算”作品吸引了参赛老师和听课老师们的注意。孩子们或用水粉、水彩、颜料进行绘画;或用生活随处可即的物品结合自身的创意进行瓶贴;或绘写兼并、绘算结合。尽管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却精彩纷呈,诉诸并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用童心妙笔、童情巧思绘制出与珠心算相识、相知的所见、所闻、所思,刻画出心中最精妙绝伦的珠算世界,再现从珠算文化中体验和感受到的魅力。
本次南通市珠心算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不仅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展示教学风采、锤炼教学真功的舞台,也为南通市各珠心算教育实验学校提供了互相展示、共同学习、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机会,为进一步提升南通市各珠心算教育实验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机遇和契机。
珠心算伴童真岁月,巧智慧奏响华章。在此次活动的华丽篇章中,南通市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徐徐展开了独属于他们的传承、扎根、普及和创新的精彩画卷。相信在珠算非遗文化的引领下,在全体珠心算教师的不断继承和革新中,南通市小学珠心算教育改革定会一路芬芳,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