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上午,由南京市教学研究室主办,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承办,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协办的南京市珠心算主题教研活动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大华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扬优秀珠算文化,启迪儿童智慧潜能”为主题,将数学学习与珠心算学习有机结合,探索符合儿童发展的珠心算教学新路径。此次活动邀请南京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陈静,江苏省珠算协会主任徐慧敏,江宁区珠心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梅香,江北新区小学低段数学教研员解天霞莅临指导。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校长任力,党总支书记胡琳,教学副校长邱婷,各区教研员及珠心算学校教师代表参与活动。
一、课堂展示,传承文化之光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高洁老师执教《加5、4、3、2、1的进位加》。通过经历四拨,学生深入理解进位加的算法规则:减补进1,并与口算方法进行对比,体会珠算与各种算法之间的紧密联系,自主建构知识系统,促进思维发展。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何颖蕙老师执教《进位加(1)》。在“拨一拨、说一说、比一比”等探究活动中明晰算理,并将算理迁移至算法,建立稳定的珠算模型。同时丰富数学学习的人文价值,实现多元教学目标的融合。
金陵中学龙湖分校小学陈业苗老师执教《认识100以内的数》。她基于学生已有的数学和珠算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将珠算方法和数学上的数方块和拨计数器方法相融合。整个课堂启迪数感,让抽象的数字在指尖跳跃。
高淳区淳溪中心小学邢丹老师执教《万以内的加法(不进位)》。引导学生亲历“建立联系、理解算理—对比关联、迁移算法—延伸联通、建构模型”的学习过程,形成熟练的拨珠技能,厘清算理和算法的一致性。
二、活动总结,引领教育华章
陈静高度评价了所有执教教师的辛勤付出与卓越贡献。她认为四节课已经形成了高质量的课堂样态。她提出三点建设性意见:直面困难,灵活调整;重视普及,培养兴趣;有效设计,促进发展。特别强调珠心算要先行,通过增强多形式、多维度、多评价的演练,帮助学生丰富数感体验,融通算法和算理、拨法与拨理,以此加速提升学生数学运算力和思维力。最后鼓励大家携手并进,将珠心算的教学工作紧密联动起来,共同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珠心算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弘扬中华国粹,传承珠算文化,珠心算这一蕴含深厚历史底蕴的传统文化瑰宝,正以焕然一新的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绽放着勃勃生机。它不仅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匠心,更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中,展现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