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数珠融合启思维 素养培育润童心——南京市东山小学承办江宁区珠心算课堂教研活动纪实
来源:南京市珠算协会 编辑:秘书处 时间:2025-03-25

为深化珠心算与数学学科的有机融合,探索儿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南京市江宁区数学教研室联合江宁区财政局,在南京市东山小学于3月20日举办“数珠融合,培养儿童数学核心素养”主题教研活动。活动聚焦一、二年级珠心算课堂实践,呈现四节教学课例,共同研讨并邀请专家进行深度点评,为参会的教师们提供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研盛宴。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老师有江宁区财政局会计科谈守贵科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江宁区教研室戴厚祥副主任、江宁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江宁区珠心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梅香老师、南京市东山小学曹小康副校长以及江宁区各小学珠心算老师。

课例展示(主会场)

第一节课是由南京市东山小学的朱洁老师执教的《认识100以内的数》,朱老师以“哪吒集法宝”为背景,通过四关串联游戏,从基本功练习入手,再以算盘为中介,由具体的实物过渡到抽象的数字,帮助学生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直观联系,接着从“几十九添一是几十”一个一个整理,建立数学模型,层层递进,学生能够自然总结出“10个十是100”,充分理解数的组成与位值概念。课堂中,学生通过多次拨珠练习,强化数感与空间记忆,熟练掌握拨珠指法,为后续运算埋下伏笔。 

第二节课是由南京市东山小学的丁羽老师执教的《进位加心算(1)》,丁老师以“捐赠书籍”的情境为背景,从各个年级一共的捐书本数入手,引导学生以实拨为起点,一步步走向空拨、看拨和想拨,层层递进。例题设计从一次进位,到两次进位,再到连续进位,丁老师通过多次对比,突出进位加心算的重难点,更强调心算过程中珠像图的准确性,实现珠算向心算的过渡。最后,通过一张评价表带领学生进行评价,实现了“教-学-评”一致。

课例展示(分会场)

第一节课是由来自麒麟科创园学校的窦玉洁老师执教的《不进位加心算》,窦老师通过听数拨珠、看珠说数、实拨练习的方式进行基本功训练,再从购物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列式估算,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从实拨走向心算。接着经历对比,突出够加直加和满五加的指法不同之处,突出珠像图。课后挑战,看拨珠过程说算式的设计很新颖,整节课在谢老师的带领下,学生有效地实现了珠算到心算的过渡。

第二节课是由来自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的谢颖老师执教的《不进位加,不退位减(1)》,谢老师以游乐园为背景,串联起基本功训练、新授与练习,学生通过多种学材的应用,经历知识迁移,深入理解算理,通过多次对比,突出个位和个位相加减,十位和十位相加减,逐步生成拨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经历“四拨”过程,熟练掌握拨珠方法。突出拨珠指法的指导。练习设计也层层递进,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整节课生动有趣。

交流研讨

在课例展示之后,由来自江宁区各小学参加活动的老师各抒己见,对四节课都展开了详细的讨论,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现场教研氛围浓厚。

专家点评

江宁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提出“三真”:四节课例都体现了老师们在进行“真研究”;各位老师关注到了学生学习中的“真问题”,切实在教学过程中“真实践”,巧妙进行设计串联,实现数珠融合。江宁区财政局会计科谈守贵科长肯定了本次活动,并提出期望,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促进珠算教学,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学教育碰撞出更绚丽的火花。江宁区珠心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梅香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指出数珠融合,需要立足珠算课堂,扎实“四拨”训练,让珠心算落到实处! 

本次教研活动在思维激荡中落下帷幕,教师们带着“以珠启智、以数育能”的共识,继续书写数学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