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是中华民族的重大发明。“中国珠算”于2013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5年8月16-19日,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礼遇吉林·非遗焕新”非遗市集活动上,吉林省珠算心算协会与公主岭市非遗传承人共同参加了“珠算技艺”非遗展示交流活动。
展位摆放有曾在“世珠联第八届珠心算比赛”上参展的巨型算盘和盲人算盘、微雕算盘等十余种实物算盘,有吉林省珠协在中珠协第七届珠心算比赛上获得的团体特等奖和一等奖奖杯,还有吉林省四十年来编写的珠算理论书籍,让游客直观感受到珠算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厚底蕴。同时展位还以“擂台挑战赛”的形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驻足挑战,成为非遗展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非遗展示活动中还有在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心算”的身影,非遗传承人和一名中学生、四名学前班小朋友展示的4位数10行连加减、20位数乘以一位数、一脑双算(两位主持人各自读题,学生同时计算出两题答案)等精彩表演,当观众用计算器还未按完数目,表演者就已经报出了正确答案,引得现场观众啧啧称赞和热烈的掌声。
观众通过观看珠算非遗展演,了解到珠心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力,还对专注力、记忆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能起到一科学习多科受益的效果,大家纷纷与省珠协及非遗传承人互动咨询,希望自家孩子也能有参与珠心算学习,成为“小神童”的机会。
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张言,中珠协副会长、吉林省珠算心算协会会长张宝政莅临展演现场,看望珠算传承人和小选手们,鼓励他们要踏实勤勉,做好吉林省的珠算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并与各行业非遗专家一道观看了珠心算展示活动,亲自向专家们介绍学习珠心算对儿童的启智作用。
“珠算技艺”的参展表现得到了活动主办方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