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淳心育珠算,真行促成长——建构数珠融合教学新生态
编辑:秘书处 时间:2025-10-24

10月20日,秋意渐浓,江宁区五十多所珠心算实验学校的教师齐聚淳化中心小学,共同开启一场以“淳心育珠算,真行促成长——建构数珠融合教学新生态”为主题的珠心算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特邀江宁区财政局会计科科长谈守贵、江宁区珠算协会秘书长赵琳,江宁区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以及江宁区珠心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梅香老师莅临指导,为教研开展提供专业引领。

一、课例展示

课堂展示环节分两个会场同步进行。主会场,淳化中心小学朱燕文老师与南京市竹山小学刘昕恬老师分别呈现了一年级的精彩课例;分会场则由淳化中心小学徐璠老师与南京东南实验学校王郝君老师带来二年级的教学展示。四位教师课堂设计各具特色,教学实施生动有效,为观摩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与实践启发。

主会场(一年级)

第一节课由淳化中心小学朱燕文老师执教《满五加(1)》。为了让满五加知识不再枯燥,朱老师以哪吒闯关为线索,用土拨鼠熬汤的趣味情境引出算式,带领学生动手拨算盘、小组讨论,一步步探索“下珠不够加,加4等于加5减1”的算理和拨珠方法。课堂上,算盘声与欢笑声交织,学生们跟着电脑动画学拨珠、参与“火眼金睛”闯关游戏,还通过手指操放松身心。大家在玩中学、在练中悟,不仅扎实掌握了“满五加”技能,更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真正让课堂成为了趣味与知识并存的乐园!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竹山小学刘昕恬执教《满五加(2)》。刘老师以“文物西迁”历史为背景,创设“守护国宝”的故事情境。学生在故事情节中以之前掌握的珠算经验为基础,自主探究“满五加”的算理算法。课程内容巧妙融合珠算操作、空拨练习,让学生在修复“错银铜牛灯”的完整任务中,不仅掌握“下珠不够,加5减凑”的核心口诀,更培养了数感、专注力及文化传承意识,实现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

分会场(二年级)

第一节课由淳化中心小学徐璠老师执教《100以内的加、减法(三)复习》。徐老师的课堂充满趣味,学生们在浪浪山小猪的带领下,开启珠心算学习之旅。课上学生先通过实拨训练巩固减补减9进1、减补进1、退1加9加补、退1加补等指法,再以帮助小蜘蛛、蜘蛛妈妈为任务,开展算式分类、找规律填数、建模、指法归纳等活动,既探索了加减运算规律,又深化了珠算技巧。随后的空拨画珠比赛,让学生在纠错中牢记易错点。在课上,孩子们手脑并用巩固连续进退位算理,最终带着“珠心算神仙经”满载而归,让古老算珠在童趣中迸发思维活力。

第二节课由南京东南实验学校王郝君老师执教《进位加心算(1)》。王老师在基本功环节设置实拨三题两位数加一位数题目,这三题分别是直减进位加,破五进位加,为新课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心算打下扎实的基础。新课例题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掌握心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练习环节通过游戏互动,层层递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心算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座分享

淳化中心小学卢春秀老师呈现了一节微讲座。卢老师从师资建设、教学实践及成果展示与未来思考四个维度,分享了淳化小学在珠心算教育实践探索中的尝试、思考与收获。详细介绍了在珠心算普及教学中的有效做法,以及在珠心算教学中以游戏化教学、合作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提升综合素养的宝贵经验。自淳化中心小学2017年被确立成为江苏省珠心算实验学校以来,淳化中心小学师生在各级竞赛中屡获佳绩,该教育项目已成为学校一张亮眼的特色名片,其成功经验获得了与会领导的高度认可。

三、活动点评

江宁区珠心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张梅香老师对一年级会场的两节课例进行了专业点评。她高度肯定了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从课程设计、课件制作、情境创设、数珠融合、难点突破及练习设计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张老师特别指出,低年级珠心算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教师应善于营造氛围,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她还特别强调了教学中要“防止伪心算”,并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路径,为一线教师的课堂实践指明了方向,使与会教师对珠心算课程的整体把握与教学实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南京市麒麟小学王婷老师在点评二年级会场两节课时,对徐璠老师的复习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通过系统梳理10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指法,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模型,实现指法掌握的质的飞跃。她建议教学中可进一步强化左右手分工规范性,及时纠正指法错误。对王郝君老师的课,王老师充分肯定了其在珠算与心算方面的成效,课堂上学生通过四拨训练,逐步掌握进位加心算的方法。在肯定的同时她建议适当放缓节奏,特别是在“看拨”向“想拨”过渡阶段,应充分借助珠像图助力学生从具象操作到抽象心算的顺利过渡。

活动最后,江宁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周善伟老师作总结指导。周老师从珠心算课程建设的宏观视角出发,提出三点核心建议:一、强化教学内容系统性,把握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紧扣核心知识突破重难点;二、聚焦珠心算核心素养培育,深入探索其与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路径;三、重视知识结构建构,引导学生清晰辨析不同指法类型,实现有效内化。周老师还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善用情境激发兴趣,采用童趣化语言与学生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互动性与思维真实性,并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进行有效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他呼吁教师们深入研读课标与专家解读,在备课、教学与评价全过程中,持续推动知识掌握与素养提升的有机融合。

整场活动以“淳心育珠算”为理念内核,以“真行促成长”为实践路径,通过生动的课堂展示、深度的专题分享和专业的专家引领,为构建数珠融合教学新生态提供了鲜活的实践样本,充分展现了淳化中心小学在珠心算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