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上午,中国珠算心算协会重点课题《小学珠心算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研究》结题评审会在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周新林,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吴晗清,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杨海燕,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珠心算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文志芳、助理研究员牛腾等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会议。
课题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蒋志峰和课题组成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玉娟作课题结题报告。
蒋志峰在结题报告中就课题设计与实施情况、研究现状、研究成效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对7省10校的调研访谈及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小学珠心算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对策建议。蒋志峰认为,珠心算能显著开发儿童智力,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其开发培养的清晰表象与表象操作能力,还可以向多学科及多种兴趣特长领域迁移运用。蒋志峰建议,要努力提升珠心算课程地位,推动各实验区将珠心算申报为地方课程;要将各种课程形式有机结合,进行学校珠心算课程整体设计;要加强形成清晰表象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要加强师资建设,支持珠心算实验区依托地方高校开展珠心算教师职前培训;要重视名校集团化办学效应,推动各实验区分类推进学校珠心算教育,提高学校珠心算课程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要在课程设计中加强自觉迁移研究,以全面实现珠心算育人价值。
刘玉娟在评审会上从被试基本情况、研究工具、研究结果、结论等四方面作了珠心算表象清晰度测试报告。刘玉娟表示,课题组对1036名学生进行了普通表象清晰度和珠心算表象清晰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年级和3年级学生的珠心算表象清晰度显著高于2年级学生(与前人相关研究结论一致);珠心算表象清晰度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珠心算学生均有着较高的表象清晰度。
各位评审专家对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充分肯定,认为该研究在全面调研、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理论深度、政策高度的对策与建议,已达成原定研究目标,完成了相应的研究任务,对深化学校珠心算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界和全社会进一步认识珠心算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育人价值。
此外,与会专家们还为课题的延伸探索研究出谋划策。专家们表示,未来还可以在已有珠心算课程建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珠心算教学活动本身的研究,探讨如何形成一种或几种最佳的教学教育方式,为学校珠心算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数据支撑及操作范例。同时,可适当拓展珠心算教育与核心素养关联研究,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