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届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总结报告
来源: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作者:秘书处 编辑:秘书处 时间:2022-07-09

2020年12月4日,恰逢中国珠算申遗成功7周年,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以下简称中珠协)、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珠心算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成功举办。论坛主题是“中国珠算——另一种知识体系”。中纪委驻财政部原纪检组长、中珠协会长、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会长刘建华,财政部原副部长、中珠协原会长张弘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纪委书记、中珠协常务副会长程北平,副会长汪以力、王卫达、马闽霞、郭世荣、陆萍,秘书长赵相翼,财科院珠心算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文坤等领导和嘉宾以及中珠协常务理事、各会员单位代表、各实验区代表和专家学者共130余人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邢丽主持。

一、开幕式环节,领导专家致辞,引领珠心算发展新高度

论坛开幕式上,随着大屏幕短片展示珠算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中国珠算申遗成功、珠心算成为青少年教育启智的金钥匙等画面徐徐展开,一把象征着珠心算跨越式发展的大算盘不断延伸、成长,刘建华会长郑重宣布:首届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开幕!领导和嘉宾合力推动开幕式启动杆,“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会标在画轴中徐徐展开。刘建华、刘尚希、秦荣生和浙江大学院士唐孝威(视频)先后致词。

刘建华会长在致辞中指出,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申遗成功。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珠算心算传承发展工作的意见》,扎实推进珠心算事业稳步发展,深入研究珠心算的科学内涵,积极推进珠心算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刘建华强调,各级珠协组织要更加坚定“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团结协作,不断加强珠心算的理论研究,推进珠心算鉴定比赛改革,加大珠心算教师暨珠算传承人的培养和培训,做好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区的探索与实践,努力使珠心算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新时代得到全面彰显。

刘尚希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官方决议中指出,中国珠算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是“适应当代需求的范例”。这一评价和认知,是基于珠算的科学思想、构建逻辑、算法规则做出的,符合珠算的现代性特征。刘尚希指出,“珠心算”是通过将手拨算珠这一“实体过程”迁移内化到大脑的“虚拟场景”之中,从而形成一种源于珠算但异于其他任何计算的创新方式与形态。这不是大脑之外的延伸,而是大脑潜力的开发。刘尚希强调,基于珠心算重大价值考量,在修订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应增加作为“另一种知识体系”的珠心算课程,这不仅可以提升文化自信,还可以大大提升国民素质和智力水平。

唐孝威院士在致辞中指出,珠心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来了解人类是如何通过操作视觉表象进行数字加工的。因此,珠心算研究可以为研究心理表象及操作提供一种实验范式。此外,也可以把珠心算看成是一个和教育有关的研究课题,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了解珠心算训练对儿童智能发展的影响。我们的目的不仅是研究珠心算本身,而且要了解它的脑机制,还要了解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对教育教学的启示等。

秦荣生院长代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对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的举办意义非凡,通过此次论坛一定可以促进珠心算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珠心算事业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珠心算。

二、主旨演讲与专家点评,精彩纷呈,探索珠心算研究新视角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珠算——另一种知识体系”这一主题展开大会交流。

(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文林研究员以《华夏数学文化的明珠——中国古代数学算法体系与珠算》为题,开篇引用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发展有希腊、中国为主两条路线的论点,从数学史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古代数学明显的算法化、机械化的特征。李文林指出,中国古典数学的算法传统发自秦汉,至宋元臻于高峰,并形成了包括各类算法、计算工具和计算技术在内的强大博用的算法体系,而珠算作为中国古典算法体系的独特产物,历经千年发展,在当今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的文化遗产,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郭书春教授对李文林研究员的观点进行了点评。郭书春认为李文林研究员的报告高度阐述了珠算产生的背景,以及从中国古代数学演变出来的算法体系和算法语言,让人很受启发。郭书春指出,中国珠算在宣传方面仍存在困难,应高度重视中国珠算的宣传,让珠算被中国人民所理解,乃至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

(二)中珠协副会长、内蒙古师范大学郭世荣教授以提问的形式介绍了当前关于珠算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若干课题研究。在珠算的研究方面,郭世荣认为,珠算的历史研究、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数据库建设对珠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珠心算的研究方面,郭世荣认为,珠心算的历史研究、算法与思想研究、创新与教育研究、应用研究是当前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珠算国际影响、交流与合作研究方面郭世荣认为,中国珠算传播海外的历史研究、海外珠算与珠心算发展情况调研、珠心算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为珠算珠心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冯立昇所长对郭世荣教授的观点进行了点评,冯立昇指出,珠算史研究在上世纪是非常活跃的,但到了现在就相对薄弱一些,郭教授及时提出课题,对于珠算早期的古代历史研究、近现代的教育问题、以及当代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浙江大学物理系交叉学科实验室陈飞燕教授的交流主题是《珠心算训练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陈教授将近十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与大家作了分享。第一,就计算能力而言,珠心算训练能够大幅提升儿童的计算能力,促进儿童数字敏感性和数字认知的发展,提高儿童的数学能力;第二,就迁移能力而言,珠心算训练具有迁移效应,能够促进儿童的执行功能(工作记忆能力、认知灵活性等)的发展,促进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就脑机制而言,珠心算训练能够影响脑的可塑性,促进脑区之间信息的快速交互,提升和优化脑网络特性,提升大脑信息处理效率。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梁佩鹏教授认为陈飞燕教授的研究非常系统,并在陈教授扎实工作的基础上,初步假设珠心算训练可能对创造性思维和推理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珠心算如何与其它手段协同,发挥“一加一大于二”作用的新问题。结合“21世纪是脑的世纪”的大背景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梁佩鹏认为,珠心算如果能够纳入到国家级的战略背景当中,就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蒋志峰副研究员从教育的角度对深化珠心算教育进行了大会交流。蒋志峰指出,智力开发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学校育人的短板,而全世界范围内大家公认的看法是,目前只有珠心算能够大面积普及性地开发儿童智力。蒋志峰认为,财教结合机制(财政与教育两部门相互配合)是建好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区的重要保障;珠心算进入小学开展,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校开展珠心算教育这种单向要求上,还要注重让珠心算更好地满足学校育人和学校发展的需求,在发挥好珠心算开发学生智力作用的同时,为学校育人和学校特色化发展服务。为了深化珠心算教育,蒋志峰提出,应考虑将珠心算定位为学校开发儿童智力的核心课程,将珠心算开发智力与迁移功能的作用发挥好,形成学校各学科及多种活动育人的合力,推动学校办学水平和特色育人的综合效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珠心算研究中心文志芳主任认为蒋志峰副研究员的报告具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珠算特别是珠心算的教学教育工作都是珠算心算保护传承机构工作所专注的核心内容,也是珠算心算传承发展事业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文志芳指出,实验进入到深水区,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汇聚在一起,制约了珠心算教育的深化与发展,珠心算教育进入到了关键时期,必须找出新的发展出路。同时文志芳认为,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科学文化、大众文化以及启蒙文化和开智文化,珠心算进入国家课程体系有利于国家在更大平台和更高层次上对教育环境的陈述与再造,对公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五)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新林教授从心理学脑科学的角度对中国珠算作为“另一种知识体系”进行了认识和解析。周新林认为珠算之所以被称为“另一种知识体系”,是因为它是非符号的,非符号数感作为数学思维的一个起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会上,周新林对三元数学进行了讲解,即情境的数学,言语的数学和符号的数学,提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情境数学是更为重要的,因为它关联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而珠算作为带有一定抽象特征的情境数学,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进而引申到珠算与当代学校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讨论,并对珠算与学校课程不同程度的结合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毕鸿燕教授认为周新林教授提到的珠心算在迁移功能方面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是具有较大意义的。由此毕鸿燕设想,珠算和珠心算可能不仅仅会对计算困难具有干预功能,而且可能会对阅读障碍也具有一定作用。毕鸿燕希望将来在教育系统中能广泛地推广对珠算珠心算的学习,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大放异彩。

(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刘芹英研究员作为中国珠算申遗成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委员会对中国珠算给予的高度评价出发,对中国珠算硬件和软件的科学性进行了交流。刘芹英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在珠算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珠心算,不仅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更是对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将珠算珠心算应用于数学启蒙和基础教育,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和开智功能。

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引发社会良好反响,推动珠心算普及发展

本次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网面向全社会进行同步直播,共有32102名网友同步观看论坛直播。同时国内主流媒体对论坛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跟踪报道,引起良好社会反响,对于珠算珠心算科学文化的传播与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新华网援引刘建华会长在论坛上的讲话,指出中国珠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深入研究珠算珠心算的科学内涵,积极推进珠心算教育纳入国民基础教育,努力使珠算珠心算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在新时代得到全面彰显。

中国网以“刘尚希:珠心算训练为‘计算障碍’提供了解决之道”为标题对刘尚希院长在论坛上的致辞进行了报道。“刘尚希表示,在这些惊人速度与效率的表象背后,还潜藏着珠心算更为重要而深刻的价值与奥秘。大量研究表明,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心智潜能的显著作用,能有效促进儿童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和思维能力的提高。……珠算与珠心算训练在认知功能提升中具有显著价值,为“计算障碍”这一世界性教育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

中国新闻网对论坛情况进行了全面报道,“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珠心算研究院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首届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珠算以及珠算衍生出来的珠心算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北青网和齐鲁网等网站对首届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的相关报道也进行了转载报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本次珠心算发展高端论坛是促进珠算珠心算事业发展的创新之举。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珠算原理、学理以及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珠心算发展等问题进行学术碰撞与交流,为珠算珠心算工作者、研究者和广大珠算珠心算爱好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在促进珠算珠心算领域学术交流、加强珠算珠心算文化宣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古老的珠算非遗绽放出了更加迷人的光彩,让神奇的“珠心算之光,启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