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珠算进入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参与经过
来源: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作者:张奠宙 编辑:秘书处 时间:2022-07-10


张奠宙教授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将珠算重新纳入小学数学内容。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我曾经参与其事,做过一些沟通和劝说的工作。以下是我关于珠算的心路历程和参与经历。

我出生在江南县城奉化。父亲是“库房出身”,即少年时期就进入征收农业税的部门学生意。算盘是最重要的基本功。我幼时曾见他能用左手打算盘,右手记账,那付潇洒干练的风范至今难忘。我读小学时,有珠算课。大家都能用算盘进行整数和小数的加、减、乘的运算,除法的口诀太多,很难把握。小学数学课堂可玩的学具很少,算盘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记得小伙伴们常常用算盘从1加到100,看谁快。有时眼看落后了,就立马打出5050作弊,嘻哈哄闹一阵。

后来上了大学数学系,当了研究生,做基础数学研究,几十年来和珠算完全没有关系。儿女在上海市区读书,也没有见到他们用算盘。时序进入21世纪。2001年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找不到“珠算”二字。2004年,上海正式出版的第二期课程改革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没有“珠算”的踪影。中华文化中的瑰宝——珠算,难道就这样终结了吗?

到了1990年代, 我从基础数学研究转向数学史和教育研究。第一次接触珠算问题,是数学史家罗见今先生介绍我认识研究珠算的刘芹英博士。我和罗先生早就认识,我很钦佩他的博学。记得是2005年初春,罗先生又来上海。上海教科院的周卫同志来约我,说是罗见今和上海珠算协会的几位同志要约我见面谈谈。在上海中山公园一家饭店里,我们见面了。除了罗、周两位之外,新认识的就是上海珠算协会会长张德和先生,以及秘书长陆萍女士。作陪的还有《上海教育》杂志的熟人宋旭辉同志。我们的谈话很投机,原因是我们都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那时我正在写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书《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目的是向教育界说明,中国数学教育有自己的优良传统,不要老是到外国“教育超市“里选购理论,走“以洋非中”的道路;要重视民族化、本土化的工作。这在思想上和珠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非常契合。

2006年5月14日至15日,以“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我有幸应邀参加。

会上,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原财政部副部长迟海滨同志,原浙江省教委邵宗杰主任做了报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到会祝贺。会场上有各省市珠算协会的领导,还有来自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的珠算界人士,更有大量的来自中国台湾的同行。

开幕式之后有珠心算的表演,一名复旦大学的学生,能够用珠心算进行多位数的加减乘除,题目读完,结果也随之报出。他说,他脑海中的算盘永远不会消失,伴随终生。接着是三位智障儿童,能够用珠心算做两位数的加减。孩子的妈妈含着泪花对我们说,谢谢珠心算,我的孩子现在可以拿钱到街上买东西了。我们又参观了一所特殊学校。智力残障儿童原本不认识阿拉伯数字,现在借助算盘,转化为珠心算,就可以做加减了。我惊呼这是特殊教育的国际水平。在会上,听了许多珠算专家的发言,很受教育。出于对弘扬珠算文化的关切,我还自告奋勇代为起草会议主题文件,把个人的感受融入其中。大会全体代表郑重地通过了“遵循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方向,大力弘扬中华珠算文化”的会议主题文件,把珠算的历史地位和功能作用定位在“中华传统数学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时的一个直觉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过分忽视了珠算教育,介入得太少、太晚了。整数运算是一切计算的基础,而日常实用永远需要心算。珠算的计算过程完全透明。珠算使用半具体半抽象的“算珠”为中介,较之计数板、计算块及小棒等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由珠算内化而成的脑算(珠心算)是最易学、效率最高、功能最强的心算。目前全国有上百万儿童在学习珠心算。这种用头脑里虚拟的算盘进行心算的活动,在数学教育和启智功能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使现代珠算文化大放异彩。这些令人鼓舞的信息,使我得出一个结论:珠算是一个不该遗忘的角落。

作为一个中国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我觉得不能无动于衷,必须立即展开行动。我找到上海特级教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者、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莘庄基地的黄建弘主任,了解国外使用算盘的情况。他告诉我, 2004年正在使用的日本、德国教材,都有算盘的内容。于是我就邀请上海珠心算学校的校长陆萍老师和黄建弘老师一起写文章, 题目就是“珠算:不该遗忘的角落”。文章发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刘意竹副总编,请他转投《课程·教材·教法》。刘先生回信说,这件事争论很大。老的数学教学大纲有算盘内容,进入21世纪之后, 就拿掉了。文章是否能发,没有把握。我等待了三个月,没有回音。于是,我致信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领导,是否可以认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不赞成算盘进课程标准?最后也不了了之。对珠算的消失,一方面是心急如焚,一方面却是冷若冰霜,何至如此,至今想不通。

2006年6月,我有机会到东北师大,见到史宁中校长。他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的组长。我把珠算的想法向他作了汇报,他表示可以考虑,要我为《标准》写一个案例。修订组的北京师范大学张英伯教授、中科院数学所的李文林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的马云鹏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的王尚志教授、重庆师范大学的黄翔教授等,也都表示值得考虑,只是困难很大。他们要我起草一个案例,内容如下:


珠算案例

珠算是学习位置记数法的最佳模型。珠算的加减,十分形象地反映了计算过程和进位方法,珠算的上珠为“5”(5个手指),“五升十进”,对于位值计数、以及加减的辩证统一、算法的多样化,非常有益。

举例说明:用算盘上的算珠可以表示三位数。(256)。


我是东北师范大学1954年毕业的校友,又和史宁中校长都是研究数学出身,转而进行数学教育研究,彼此许多观念相同。史校长对我说,珠算进课程标准,难度很大。把去掉的内容再捡回来,与国家的“减负”要求相冲突。主张计算器取代珠算的声浪很高。此外,一些负责同志也担心,如果人人都要有一个算盘,又是学生的一笔经济负担,还牵扯到商业行为,很麻烦。这应了一句古诗:“别时容易见时难”,连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专家也打退堂鼓了,何况其他?

但是,史校长反复考虑了现实情况和珠算的文化教育价值,尤其是看到国外教材中出现算盘,深有触动。2007年春天,我和史校长在宁波相遇,住在同一个旅馆内。那天,我准备回上海,史校长在旅馆大堂中送我。他郑重地对我说,我打算把“认识算盘”写进课程标准,但是不要求学生会打算盘,你看如何?我回应说,赞成,步子不宜迈得太大。此后的征求意见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就出现了“认识算盘”的字样。至于《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的专家们怎样讨论,如何最后定稿,我就不知道了。我牵线搭桥的工作也就到此为止。

另外一个重要的事件是珠算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珠算界全体同仁长期守望“珠算遗产”并努力申请的结果。当然,我们也要提到清华大学数学史专家冯立昇教授等的支持与努力。由于珠算列入“非遗”项目,认识算盘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举措,这进一步为珠算进入小学数学课程扫清了道路。

知悉《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将列入“认识珠算”之后,我把弘扬珠算的努力目标转向上海市。大家知道,上海市有单独的《数学课程标准》,其中同样没有珠算。鉴于上海的课程标准尚未进入修订阶段,所以我建议将珠算直接写入教材。黄建弘先生正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主编,他在第二轮小学《数学》教材的初稿里,增写了”认识算盘”一节。我是上海小学数学教材的审查委员,就和张福生、陶爱珍等审查委员一起肯定了这一修订。在2010年秋季出版的上海《数学》课本里,已经出现了算盘。

珠算重返小学数学课程,走出了弘扬珠算文化的第一步。这是不大的一步。但因其从无到有而弥足珍贵。我们期望,能有一些学校继续延伸,开设珠算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动手打算盘,推广珠心算,进一步开发珠算的教育潜能。这需要珠算界和数学教育界的共同努力。希望珠算界同仁能够介入数学教学第一线,消除与数学教育界的隔膜,相互尊重,多多沟通,加强团结,为弘扬珠算文化作进一步的努力。


作者简介:

张奠宙(1933年-2018年12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授,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曾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两组长之一。